close

以下文章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這幾天遇到一些事情,心裡想當作是對自己的提醒。這幾日聽到一些商號老闆捐款給住家附近的佛堂,要莊嚴佛像,可是那邊的居士勸他們唸佛,他們卻始終推三阻四。他們的理由是,捐款建造地藏像,常常都覺得事業做得很順利,所以很樂意捐獻。

 

我這禮拜去精舍,也聽到一位師姐在談論「要如何讓福報源源不絕」,此時便有些感嘆。感嘆的是,生在台灣的人,應該大多累世都修了好多福報,但未修心,所以總往阿修羅道修去。總希望福報能使生活順遂、平安幸福。這樣的願望每個人都有,執著在上面的程度多寡罷了。

 

但唸誦了大量的《金剛經》和《六祖壇經》後,知道這樣的求法是無法真正明心見性的,於是反觀自己,是不是也執著福報的概念很深,要懂得時時抽離這樣的執著。

 

人生在世的確需要福報來維持色身,但色身的目的並非享福,而是用來修心及了業。有了色身的喜怒哀樂、五蘊歷程,這種種感觸就是累世善惡的具體化現,亦即用色身接受善惡業報的「果的歷程」。

 

有了色身的喜怒哀樂,五蘊歷程,而能不執著於上,把該做的事做好,在做事的過程中降伏妄念,且時時覺悟的狀態圓滿事情,則是修心。

 

所以我得出了一個小結論,在尚未真正的放下前,自己應以修心為主,行善福報為輔,漸漸圓滿此世的歷程,若太過執著福報,則要警惕自己適時的放下,不要落入這執著的陷阱中。

 

近期在化解魔道願時領悟了一件事情:

 

真正的自覺,才能真正的覺他。

 

真正的覺他,才是真正的自覺。

 

自覺、覺他,本是一不是二。

 

何以說「真正的自覺,才能真正的覺他?」有一個故事一直在我心中久久不能忘記,故事大概的內容大概是這樣:「有一位法師講法,大家都慕名去聽法,有次聽法的講堂中,一位老和尚在後面笑,於是法師就問:『老和尚笑什麼?』老和尚便說:『法師並未得法,就開始講法』。於是法師就放下這些名聲,向老和尚學法,學了幾年後終於開悟,回到原本的講堂中繼續講法,講法的內容,還是跟原本尚未開悟時所講的內容一樣。但,不同的是,即便內容一樣,卻深深的感化了很多人走上正確的道路。」

 

這個故事告訴我,信、解、行、證的歷程。聰明的人學了幾年佛法,對於文字上有理解,便開始對外說法,這些聰明人講的法,吸引了很多群眾來聽,所以他漸漸聲名大噪,名聞利養都來,卻走上了歪路。

 

這些聰明人,頂多進入「解」的階段,也就是一般講的「佛學」狀態,可惜的是,真正的佛法是需要身體力行經文中的意義,有持戒、有德行才能真正的解行合一,進入證悟的境地,否則只會落入「終日口說般若」,被經文轉的胡同中。

 

真正進入解行合一的修行者,所講出來的文字,即便與那些聰明人表面上差不多,卻可以在極細微處點出真正的重點,而且有德行的修行者所表現出來的莊嚴自在,並不是那些聰明人可以模仿的。修行者的講法、儀態、自在、莊嚴,才是真正可以震懾全場、感化人心,使眾生走上正道的。所以「真正的自覺,才能真正的覺他」。

 

一般的布施,或引導朋友唸佛,也都是覺他的歷程,但因為我們尚未自覺,所以要使對方真正相信佛法,很難。畢竟我們自己都還沒有做到深信佛法,必須真正做到佛法,才能稱得上深信,那又如何讓其他人也深信呢?

 

這邊說個小插曲。我唸佛的歷程中,其實得到很多佛菩薩的感應,而最近的感應大多是要我好好持戒和在德行上下功夫,假使行為有做到,才能進入下一階段。我自己也知道很難,但多唸經,的確會收斂許多不該的習性,因此我深感定課的重要性。

 

我又何以說「真正的覺他,才是真正的自覺」呢?就舉眾師兄姐在「度眾」的工作這件事好了。許多師兄姐在度眾的歷程中,遇到很多不順己意的事情,容易和其他師兄姐有爭執。可是在經過放下自己的成見、慢慢磨合後,得到圓滿的成果。這個度眾的歷程就是在覺他,但這個歷程中最可貴的是那段放下自己的成見、轉識成智的自覺過程。

 

而「真正的覺他,才是真正的自覺」的第二個重點,在於放下人我的分別,若是自己不在人群中試煉,只是自己想,容易走上胡同。必須在人群中,才能透過各種事件,學習放下分別心,體悟真正的同體大悲。所以得出了「自覺覺他,本是一不是二」。

 

分享完畢

 

修行會有不同的歷練與體悟階段。有緣人在修學的過程中,藉由聞、思、修來找到自己與一般人在修行上容易羈絆的癥結點。

 

首先是求福。福報人人需要,沒有福報萬事難行、人生不順,然而貪求福報反而成了修行偏差的誤區。心善、行善,是本來就該有的心行,不管有無求福報,福報自然相隨,但是為了貪求福報與追求人生的享受,而刻意去做好事,則會像梁武帝一樣,布施供齋心念不正,在修行上毫無功德,因為有貪、有求的心,則不是佛法。

 

我們到這個世界上,得到這個人身,為了維持這個色身的運作,必然需要各種物質條件來滿足它,然而人心卻不滿足,除了基本的需求之外,又想追求更好、更豐盛的享受,從色身出發一直到個人的名聲……等利益;為了滿足內心對於擁有各種名目的優越感,去做各種讓自己可以得到更多滿足的行為,甚至在修行中的人也難以放下,為之迷惑,變成為了這些物質與福報而修法,而忽略了心性的修持。

 

《維摩詰經》:「夫求法者,非有色受想行識之求,非有界入之求,非有欲色無色之求。」《花語滿天維摩說法》在這一段提到:「真正想求法的人,不在色受想行識上面去求。真正求法,不在色上求,不在受上求。我們學佛的人要隨時反省自己的起心動念,今天去廟上磕頭供養,為自己求福報,還是在欲界中求。做了好事想得善報,這也是欲。因為我修行,來生想要好一點,這是大欲,比做生意來功利。以此求道,何道能成啊!」

 

修行要能夠聞、思、修,以下引用自聖嚴法師開示:

 

「從聞思修的三慧,能夠獲得利益的經驗,名為證慧。證慧的最高深點,便是大覺智者的佛果位。

 

至於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成長自我的智慧與慈悲?當從慚愧、懺悔、感恩的三方面努力。

 

『慚愧』的意思是自知對不起自己稱為慚,自知對不起他人稱為愧疚。一般自負、自大、狂傲、驕慢的人,不會產生慚愧心,總覺得自己無愧於天,無愧於地,也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像這樣的人,在智慧和慈悲方面,是不容易成長的。有了慚愧心,便會謙虛禮讓。儒家也說,滿招損、謙受益。所以慚愧心是人格的清潔劑,在清理了染污物之後,向著既定的方向,繼續努力做自己應該做的事。

 

『懺悔』就是承認自己的過失,承擔應負的責任。有些人不懂得懺悔的真義,他們在神前或佛前,焚香祈禱,說是犯了錯害了人,請求神佛,網開一面,原諒他們無知;這樣在神佛的偶像之前懺悔之後,便以為不再受到應得的懲罰了,下一次有了機會,再三再四地犯錯害人,又再三再四地去焚香祈禱表示自己的無知,請求神佛原諒他們的無知。這種懺悔的心態不正確,也不能收到懺悔的功效。

 

『感恩』不僅是一般人所說的回饋,應該是飲水思源,感念之情常繫心頭。所謂恩人,究竟是誰呢?除了父母是最親的恩人之外,凡是在你的生命中對你有益有助的人,都是恩人。恩人可有兩類:一是為你順水推舟的人,二是使你逆水行舟的人。一般人僅以順水推舟的人為恩人,給你打擊、批評、誹謗、阻擾的人,便以為是仇人。其實,那些人使你從逆境中受到鍛鍊,助你久煉成鋼,豈可以說不是恩人。例如釋迦牟尼在《法華經》中說過,他的一個叛逆弟子提婆達多,將來一定成佛。因為從釋迦牟尼在過去無量劫前發菩提心後,提婆達多都是給他逆向的幫助──打擊、阻撓、破壞。提婆達多使釋迦牟尼得到了磨鍊,使他成了佛,所以有大恩德。」(引用完畢

 

修學上逐步、逐步地檢討自己,產生「自覺」,此時身上無形之中能散發一種智慧的能量,在利益他人、幫助他人覺悟的時候,很自然能引起對方的共鳴,達到覺他的作用;而在從事利益眾生的事情上「覺他」的過程中,無形之中自己也獲得覺醒,因此自覺、覺他通常是一體的。無論自覺或覺他,放下對自身這個「我」的執著是最重要的,《六祖壇經》:「著境生滅起,如水有波浪,即名為此岸;離境無生滅,如水常通流,即名為彼岸,故號波羅蜜。」

 

學佛,最主要的目標不是在求源源不絕的福報;修心,不是嚮往期待有一個什麼神奇的境界,而是在於內心的覺醒。如阿伯開示:「賢者求心不求佛,愚者求佛不求心;心外求心水中撈月,淨中求玄佛在自心。」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20200701 (49).jpg

20200701 (52).jpg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elody 的頭像
    Melody

    改變人生的秘密─因果真實案例分享

    Melo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