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金剛經》就像洗潔劑,洗了髒污就會跑出來,這是好事,身、心、靈會越洗越乾淨,人也會更清淨自在。」

 

回首四年前未修行的我,日子過得渾渾噩噩,每天只想追求俗世假相和滿足各種欲望,總以為這是人生的真快樂。那時的我不明白「人生酬業」和「藉假修真」才是到世間走一遭的真正意義,總以為追求目標、與人競爭是人活著的目的。因此,處處比較算計的結果就是造下諸多惡業、結了更多惡緣、消耗大量福報,最後業障快速來討報。

 

現在想想,人生中的每一次際遇,無論順逆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面對順境讓我明白,所有的快樂都是稍縱即逝,所有的擁有最後終將失去,所有的成就也會轉瞬成空;面對逆境讓我懂得,困難與挫折是澆灌人生最好的養分,「歷事鍊心」,有歷鍊才會成長,有磨鍊才能堅強。人生在世,不必貪戀一時的順境,也不必抗拒短暫的逆境,悲歡離合總是夢,來來去去皆成空。

 

我到一個新的環境工作,一年來曾經受人無緣由的壓榨、排擠、找碴,累積到壓力的臨界點,就快受不了了,最後到精舍向佛菩薩求救。佛菩薩慈悲開示:「與對方有相欠,但是對方欠我,本世她的所作所為都是來成就我的。」阿伯當下跟我說:「要忍耐,天道酬勤,地道酬善,人道酬誠;以誠相待,一年後就會改善。」

 

接下來的日子,無論遇到任何狀況,我就是忍耐,面對各種刁難與謾罵,我都會不斷的告訴自己,這都是考驗、是消業,忍過就好了,把每一次的痛苦與煩惱都當成考驗或消業障想,把考驗和消業掛在嘴邊當自我安慰。

 

後來,我漸漸地發現,並不是每一次的逆境都是考驗或業障,而是自己未提升的心性、未降伏的雜思妄念在作怪。就是因為自己還有妄想雜念、還有分別心、還有貪嗔痴慢疑尚未去除,所以才會招感這些與我磁場相似的各種逆境,來提醒我,要從內心真誠地懺悔、腳踏實地改過並且「不貳過」。

 

自性自度,自業自消,「佛助自助者」,越努力學佛修行、誦經消業、行善布施、提升心性,佛菩薩自然會在您最需要的時候給予幫助。有時候是一個靈感,讓您解開那些彎彎繞繞、繁瑣計較的世間事,幫助眾生藉由「歷事鍊心」突破自身盲點,找回本自俱足的佛性。

 

前半年,我遇到逆境的時候,感覺就是逆境。整天沉浸在痛苦與煩惱之中,甚至產生嚴重的焦慮,只要聽到對方又來找碴,就會很緊張、惴惴不安。後半年,我聽到對方來找碴、百般刁難時,我會先反省自己哪裡做的還不夠好?哪裡需要再改進?這階段漸能克制自己的情緒盡量不要隨意起伏,告訴自己一切都是假相,要藉假修真,莫認假為真,要降伏妄念才能清淨自在。

 

現在對方還是會來找碴,看到她來,我心裡什麼念頭也沒有,以禮相待。解決完她的問題之後,她做她的,我做我的,她還是原來的她,而我的心境已不再是一年前的心境了。「心寬天地寬」,沒有什麼是天地間無法容納的,人心的本質都是慈悲、寬容、善良、大度的,不是對方不好,而是自己本身修行不夠、心性未提升,才導致看別人都是惡的。

 

人生在世,無論遇到順境或逆境都不需要執著,就好比船過水無痕,船駛過水面,會有一段從有痕到無痕的過程;水面從有痕到無痕,這到底該說是有痕還是無痕?其實,水面無有痕也無無痕,萬物有生就有滅、有滅就有生、不生則不滅,無須分別,自然而已。

 

現在,面對很多事情,心境都不太會有起伏了,只把無常當作平常想,世間事,不都是如此嗎?五月底剛好滿阿伯當初所說的一年,團隊的同事們對我越來越信任,相處越來越愉快。原本找我碴的同事砲火減弱,不再煙硝四起,只是偶爾來打幾個游擊戰。但對我來說,心境已不再隨之起伏,只當成是花落花開的平常事,一笑置之。

 

每一個人的家庭背景、教育環境不同,所培養出來的個性和觀念也就不同。遇到常找碴、常刁難的人,要學會「敬」而「遠」之。

 

「敬」:對任何人、任何事,無論好壞,都不必有分別心,但心中要有一把尺;傷害他人的事絕對不做,他人造業是他人的事,自己修行是自己的事。人無好壞之分,只是墮落的心性導致是非混淆,在無明的迷障中橫衝直撞,結惡緣、造惡業、積惡習,將自己推入無邊無際的萬丈深淵。眾生皆是未來佛,無論目前他人如何對待我們,都要誠心地尊敬對方本自俱足的佛性,不要因為他人的行為而起分別心,生起妄想雜念,才能保持身心清淨。

 

「遠」:並非遠離他人、排斥他人,而是遠離一切惡習、遠離一切造業的可能。《六祖壇經》云:「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世間人、世間事都沒有是非對錯,我們所看到的過錯,其實是自己尚未去除的習氣,反應在他人身上,就像照鏡子一樣,照鏡見影,遇境生心,心若不清淨,遇境就會原形畢露。

 

無論他人如何,都心存恭敬,看見什麼當沒看見,平常心以對,笑笑的致意就好;聽見什麼當沒聽見,不必附和也不必讓心情隨之起伏,若是必須有所回應,那就笑笑地說:「好的,我明白了,謝謝您。」對方怎麼來,您就怎麼去。來來去去,不住於心,不於境上生心,修行如此,心性才能提升,人生才能清淨自在。

 

分享完畢

 

「苦」和「樂」是互相比較出現的。有了苦,才顯出樂的珍貴,有了樂,也才能顯出苦的悲戚。如果沒有一方就不會存在另一方,所以這兩者是相對,也是互相成就的。

 

如果從苦與樂再進一步延伸思考,人生,不過就是在「有」與「無」之間尋找平衡。比如人們最習以為常的空氣,當整個環境品質良好,你不會感覺到空氣的存在。因為空氣是如此得來全不費工夫,讓人們輕易就忽略它的存在,這時是「無」的狀態。等到哪天你鼻子過敏、直打噴嚏、眼睛搔癢紅腫,跟平日表現正常的你完全不同時,你才會注意到「有」空氣的存在,才會意識到乾淨的空氣對人們是如此重要!

 

再比如,人生中我們眼看著多少人事物興盛衰敗,樓起樓塌。當風光無限好時,覺得這些會永恆存在;可是轉眼之間無常降臨,這些人們曾經投予的讚嘆與欽羨,也隨著樓塌而埋藏於瓦礫堆中消失不見,從「有」變成了「無」。

 

由此可知,世間沒有亙古不變的「有」,也沒有永遠落於下風的「無」,「無」會生「有」,「有」也會生「無」。如果無法認清事實真相,體認「無常」便是「常」,人們會安於眼前的美好,人人會嚮往安逸,會希望永遠在「舒適圈」裏悠遊自在,然而,安逸的環境卻可能是一個陷阱,它會讓人放鬆自己,讓人沒有危機意識,更會讓人走下坡路卻不自知!

 

修行講求的是修正自己,自性才能自度,別人沒法度。修行是修自己的心,讓自己從累世的習性中覺醒與改變,讓自己重新換顆心、換顆腦袋,去看待塵世間的各種煩擾。有緣人隨著修行時間越久,領悟到相由心生、境由心造,對於工作場合的同事故意找麻煩、壓榨、排擠、謾罵,心境從最初的「有」,焦慮、緊張、惴惴不安、強迫自己忍氣吞聲;到後來的反省自我、以禮相待、善護身口意念;慢慢進階到「無」,「船過水無痕,鳥飛不留影」,別人的行為舉止,不會再引起有緣人的內心波動。此刻,有緣人的內在修為,已然幾近提升到了《六祖壇經》中所說的:「無念、無相、無住」。

 

人生中的挫折在所難免,我們無法預知自己的人生會遇到什麼樣的人,我們更沒有辦法決定遇到的人是不是自己心目中的模樣,然而,藉著修行不斷提升自我高度、擴大自己的心胸後,人們能將所有世俗人選擇逃避的逆境與阻礙,逐一扭轉為激勵自我成長的人生試金石,並讓自己從中汲取養分,茁壯心靈。

 

淨空法師說:「中國人常常說『心有千千結』,這個結是什麼?你的憂慮、憂愁、牽掛、煩惱。我們六道凡夫,確實真的是心有千千結,這結打不開,為什麼打不開?放不下。」

 

世人總以「我」為中心,我的房子、我的車子、我的財富、我的地位、我的感受、我的感覺……,正因我相強烈,我執嚴重,世人以為的「愛自己」,其實是以生氣、忌妒、佔有、比較、怨恨,這些種種負面情緒在傷害自己。

 

佛法說的「修忍辱」,會讓人以為是委屈自己成全別人,從當下的狀況來說,確實會讓許多人有這種錯覺。有緣人當時如果堅持己見,直道而行,把周圍一眾人都得罪了,正好坐實了找麻煩同事的造謠,那怎麼去實踐佛法的智慧,並體現出自己後來的高明?如拉長時空距離來看,人心總是向善的,人們必定會朝著光明與真理走,很多時候的退後幾步、倒空自己,最後反能實現自己的想法,贏得人心。所以,有智慧的人每以委屈而求全,暫時的委屈,最終成全的還是自己!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人越磨,心性就越光亮,從稜角磨到圓潤光滑,歷事鍊心。位居高位者若沒有磨鍊過,如何帶領底下的人高瞻遠矚。」

 

「世事無常沒有一定,人會隨著環境而上上下下起伏;現在的大環境工作很難找,但幸福不會從天上掉下來,要歷事才能鍊心,有困難才懂得如何去超越,有超越才會提升能見度。」

 

有泥濘,才留得下腳印;有挫折,人生才能留下記憶。人生也許不如想像中美好,正因為有這些不美好,才能激發出人們的潛能與鬥志。經歷了痛苦和磨難,成就了我們的忍耐與堅強,才能讓我們更加珍惜每個當下,珍惜每個與人相處的時光!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six-10-12(1)-tc.jpg

six-10-9(4)-tc.jpg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elody 的頭像
    Melody

    改變人生的秘密─因果真實案例分享

    Melo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