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金剛經》主要教導眾人在生活中善護自己的心念。生活很好理解,就是吃、喝、拉、撒、睡。但應如何善護自己的心念呢?「心念一轉,萬念皆轉;心路一通,萬路皆通」。起心動念需多少時間呢?淨空法師舉《仁王經》上的例子:「一剎那有九百個念頭的起滅,佛在經上講一彈指有六十剎那,我們彈指彈得很快,我這個速度一秒鐘可以彈四次,四乘六十再乘九百,兩個十萬八千次,也就是一秒鐘我們念頭生滅,念起念滅多少個念頭?一秒鐘有二十一萬六千個念頭」,要善護每秒216000的念頭,時時保持心念清淨,維持每個心念不起貪念嗔念癡念慢念、疑念、妄念、憤恨念、忌妒念……。心經中提及「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五祖弘忍首座弟子神秀作了一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亦教導眾人「眾生的心靈就像一座明亮的台鏡,要時時不斷地將它撣拂擦拭,不讓它被塵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每個人小時候的心念都是純粹的,有些人因為沒有善護自己的心念,長大後不知不覺地變成自己小時候所憎恨的那種人;有些人甚至鋌而走險,不惜為了自己眼前的利益,犧牲別人的身家性命也在所不惜;還有些人因為一念之差而走上絕路。

 

在急診室值班時,推床來了一位穿著高中校服少女,跟男友吵架後喝了一口「巴拉刈」。「巴拉刈」是劇毒性除草劑,肺部在喝下後會一步步被浸潤腐蝕。少女被推至急診室時,還在跟男友鬥氣,待醫護人員解說後,少女悽慘地哭叫:「我只有喝一口啊!我不要死!」。另一日,亦有一男生服毒,一旁伴隨而來的女生去掛號,可是這位女生竟不知道在旁「即將為她死亡」的男生叫甚麼名字。只能說因一念之差走上絕路,或許有人很堅決,但是有些人僅是為了鬥氣,還是在意對方,希望能挽回一些什麼,大部分的人也希望能被救回。這些人在自殺前能否一念為家人想想?是否已報父母恩呢 ?能否有一念認真思考,為了這個對象犧牲自己性命也在所不惜,值得嗎?

  

一念之差亦可拯救芸芸眾生離苦得樂,人性的光輝也是熠熠生輝且源源不竭。許多救難英雄不顧自身往水深火熱裡衝。台南維冠大樓倒塌時,有一救難人員看著許多人欲逃出失事現場無路可走,便躺在兩路塊銜接處,說:「快從我身上踏過去!」許多人因踏過他的身體而得救,事後救難人員還在媒體前調侃自己:「當時有人從他的臉上踏過去!」他摸摸自己的臉說:「我可是靠臉吃飯的,哈哈!

 

陳樹菊阿媽從小家境不好,媽媽和弟弟都是因為沒錢看醫生不幸過世。她賣菜將近半世紀,沒有結婚,拉拔六個弟妹長大,還認養三個小孩,經過多年持續捐助社會,累積龐大金額被媒體發掘,《富比士》與《時代》雜誌均將她選入慈善英雄人物榜。

 

美國拉斯維加斯發生美國近代史上最致命槍擊血案,事發當時出現一捨身為陌生人擋子彈的男子,犧牲自己還一邊說:「我已50多歲了,許多等待被救援的人還年輕!」一念天堂,他把自己放在最後一位,犧牲生命拯救芸芸眾生,讓每個人都看到了熠熠閃耀的人性光輝。

 

我們要善護每秒216000的心念。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日常生活、一舉一動,皆會影響整個生活環境,只要心中動了一個念,就好像空山幽谷的回音,一念既發如一個音波傳至另一個音波,觸動到山谷壁的音波震盪至谷底與谷頂,音波蕩漾又會有另一反作用力,由四周山谷迴盪又返回原點。心念的力量遍及時空亦循環不已,人的任何起心動念,會造成未來果報。一念天堂就諸事如意;一念地獄易招感諸事不順遂。凡人要時時保持心念清淨、不起妄念,真的很難。那應如何善護自己的心念,發出最正向的心念波呢?只有信佛之護念才能會戰勝自己的雜念。念佛的心念波會發出最真摯至善的影像,至誠念佛者,連夢中亦不起雜念與亂夢。

 

萬分感恩牟尼精舍佛菩薩大慈大悲,以及許多不辭勞苦的師兄姐讓我們知道許許多多的累世債務業障都是由妄念所起,這些業障隨時會干擾我們的清淨心。真心感謝牟尼精舍大慈大悲的佛菩薩為我們這些迷途眾生慈悲調解好幾輩子可能都還不清的債務。只要我們願意面對自己的過錯懺悔、改過,並將牟尼精舍佛菩薩慈悲開示的經文數每日精進分期攤還,什麼債都可以解決。真心誠意地感恩牟尼精舍佛菩薩大慈大悲!感恩,感恩,再感恩!

分享結束

 

各位讀者是否仔細計算過自己每天閃過多少念頭?這些念頭有幾項是善念、幾項是惡念呢?每個人的念頭就像跑馬燈一樣,這個念頭閃過去,那個念頭又接著來。您是否有過這樣的念頭:「父母養我育我很辛苦,我要好好孝敬父母,我要好好讀書報答親恩,我每個月要捐多少錢給弱勢族群、我週末想去幫助鰥寡孤獨者、我今天要唸幾部經來銷業障……等」。念頭決定行為,念頭是善的,所做出的行為會是善行;念頭是惡的,所做出的行為就會是惡行。善行惡行始於念頭的指引,而善行、惡行決定您將來所受的果報,因此盡力保護自己的善念是非常重要的。

 

要如何讓我們的心時時保持善念呢?作者在文中提到:「五祖弘忍首座弟子神秀作了一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這句偈中將人身比喻成菩提樹, 把人心比喻為一台可以照映所見物的明鏡,鏡子光亮,所映照出來的景像也是光亮清晰,鏡子佈滿灰塵,所映照出來的景像也是模糊不清,所以我們要時時刻刻擦拭我們這顆心,也就是時時精進修持,不要讓外來的五欲六塵、雜念妄想,像塵埃般汙染了我們本來應該清淨的身心。

 

但實際上,自性本淨,要「勤拂拭」的是因外緣生起的「執著妄心」,也就是鏡子上的灰塵,而不是如「明鏡」般光潔的「本心」。六祖惠能後以「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來詮釋自性本來清淨,哪裏會有什麼塵埃?菩提只需向內心尋找,何勞向外求?這二則偈是境界的不同,當我們還在迷昧時,就需要時時照顧好我們這顆心,當我們明心見性時,照破迷昧,妄心不生,已無塵埃矣。

 

文中作者提到,在急診室值班時,一位高中少女與男友吵架,喝了一口農藥,試圖「以死相逼」來鬥氣或當籌碼,這是最不好的行為。您可知道投生為人身有多難得嗎?在《阿含經》裡有一則海龜喻云:「人身難得,猶如盲龜值遇浮木孔,其事甚難。」一隻瞎眼的烏龜在大海裡漂浮,大海裡也有塊木板在漂浮,木板當中有個孔洞,瞎眼的烏龜的頭恰巧頂住浮木小小的孔洞,意指這個機會是非常地難得,機緣是非常地不容易。我們能夠保有人身,比盲龜嵌入浮木孔還要稀有難得,我們要珍惜這寶貴的人身,善待生命才是!怎能意氣用事,拿生命開玩笑呢?自殺真的一了百了嗎?事實不是如此,《玉曆寶鈔》中詳細介紹十殿閻王刑罰的因由,其中第一殿「秦廣王」有規範自殺者的罪刑如下:

 

「假如有世人,不去思考天地生人,父母養育身體,珍貴異常,恩重如山。父母恩,眾生恩、國王恩、三寶恩等四恩未報。未奉到勾帖,就擅自輕生、自殺、上吊、服毒、投水等等。除因忠孝節義的德行,犧牲生命,死後為神的之外,假若是因細小的忿恨,或因犯罪的羞事被發覺即率爾輕生,究其所犯罪刑,並未至死刑的地步。也有的想嫁禍、加害他人,而弄假成真,輕生氣絕的。以上諸種,門神、灶神,立即押解本殿,收入饑餓廠與乾渴廠。這些自殺的鬼魂,每逢戌、亥日,完全如臨死時一般痛苦。一切痛苦的情境,照原來的樣子,再出現一次。有的七十天,有的一、二年之後,押解其魂魄,再回到尋死的地方,受悔恨折磨之苦。並且不許接受羹飯、紙帛等祭品的祭拜。」(引用結束

 

所以,千萬不要認為自殺死了就真的解脫了,死了才是痛苦的開始。我們應該好好利用這人身孝敬父母,好好斷惡修善,將來才能往生善處,才不用到十殿閻王那裏去受刑罰,受完刑罰還可能投生畜生道、餓鬼道。人生一切的痛苦都來自執心,如果您總是有些事放不下,可常唸誦《金剛經》、《地藏經》和《藥師經》。《金剛經》教我們掃三心破四相,放下執著以提升心性、消除習氣; 《地藏經》教我們輪迴的業因果報和孝道、渡眾生;《藥師經》教我們消業障、增加福報資糧。

 

作者也告訴我們一念之差有多遠?「一念善即天堂,一念惡即地獄。」如同作者所說:「一念之差可以把親生可愛的孩子推入地獄,一念之差亦可拯救芸芸眾生離苦得樂。」《地藏經》中有一段:「南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平常我們的起心動念、行住坐臥、一動一靜之間,生起的念頭非常多,稍不小心可能就造下業端,所以我們要多研讀佛經。佛經教我們轉念,壞的念頭一轉,變成好的念頭,心也就海闊天空。以下引用淨空法師「學會轉境界」:

 

「看見一切人都是阿彌陀佛,看見一切事都是極樂世界,希望我們把這個念頭這樣轉過來,這就是轉凡成聖。我們今天的錯就錯在不知道真實之際,真實之際就在我們眼前,因為我們有妄想、分別、執著,真實之際見不到。現在佛教我們用這個方法信願持名,你就能夠見到真實之際,就是事實真相,事實真相是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我們今天最大的一個困難是什麼?他是眾生,你看他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在造罪,《地藏經》上說的「無不是業,無不是罪」,他怎麼是佛?這個對他沒障礙,對我的障礙太大。為什麼?我這一生見佛的希望沒有了。

 

轉境界不是從外頭轉,從裡頭轉,我要把這個錯誤轉過來,我一身是罪,別人沒有。別人怎麼沒有?別人是佛菩薩,示現表演給我看的,他是來度我的。我一念轉錯了,這些人,這個壞人、那個好人,變成什麼?變成我在境界裡頭,我在造業,他幫助我造業。我念頭一轉,他成就我,把我的業障煩惱統統消了,我成佛了。

 

蕅益大師講得好,「境緣無好醜」,境是物質環境,緣是人事環境,這裡頭沒有好壞;「好醜在於心」,我用什麼心看什麼東西,它就相隨心轉。我以佛心看外面境界全是佛,轉變都是佛,我用鬼的心看外面世界全是鬼,我用地獄心看外面世界全是地獄,相隨心轉。要記住,我以善心,外面沒有一樣不善;我以惡念,外頭境界沒有一樣不惡。外頭善惡都沒有,都是假的,內心裡起善惡是真的。為什麼面對外面境界我會起惡念?這是我的過失,與外頭不相干。中國千萬年前,老祖宗教給我們「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這是什麼?你走不通,你遇到困難,困難不在外頭,在自己,你自己好好反省,改過自新,困難就沒有了,什麼問題都化解了。如果從外面,外面不能,解決不了問題;對物質環境是愈轉愈壞,對人事環境愈轉誤會愈深,結不善緣會惹出什麼?惹出未來生生世世冤冤相報。我不原諒別人,別人不原諒我,冤冤相報。幾個人懂這個道理!

 

我們在歷史上看到一段故事,從前李老師常常提醒叫我們注意。郭子儀,這唐朝的大將,安祿山造反他平定的,以後做了宰相,做過元帥、做過宰相文武全才。那個時候宮廷裡頭有個小官,地位不高,大概像個科長的地位,小官。他是元帥,他是首相,這個人到他家裡來看他,他是以大禮接待,非常隆重,穿著朝服。客人走了之後,家裡人問他,多少地位很高的人到這個地方來訪問,你都很隨便接待,對他為什麼這麼隆重?他告訴他家人,他說這個人他嫉妒、傲慢、報復的心非常強,我們如果得罪了他,將來他要一得志,那我們家就完了,他報復,這種人不能得罪。這個人叫盧杞,以後真的做了宰相,凡是得罪過他的人幾乎不是貶職,就是殺頭,他統統報復。唯獨對郭子儀很客氣,為什麼?郭子儀沒有對他不禮貌。

 

李老師講,郭子儀的智慧、郭子儀的經驗豐富。這給我們一個啟示,就是對於傲慢的人,對於有嫉妒心的人、有報復心的人,我們決定不能得罪他。不要看他現在沒有什麼地位,將來一旦得志的時候怎麼辦?這一生沒有得志,來生遇到怎麼辦?果報通三世。所以佛菩薩教我們對一切眾生要恭敬,禮敬諸佛這麼學的。

 

禮敬諸佛不容易,法身大士才能做到,普通人做不到。你能把惡人都看成菩薩嗎?不可能。你能把蚊蟲螞蟻、花草樹木都看成菩薩,都用那種真誠心、恭敬心?做不到。法身菩薩做到。為什麼?法身菩薩見性不著相。不是不見相,見相,從相上見性,就是見性不著相。所以他的心,真正是經題上講的『清淨平等覺』。而清淨平等覺就是阿彌陀佛,我要修到清淨平等覺,我就是阿彌陀佛,你修到清淨平等覺,你就是阿彌陀佛。其實它不在外,我修成了,所有一切眾生全是阿彌陀佛。為什麼?我把它轉過來了,我有能力轉。誰修到誰就轉境界,轉娑婆為極樂,轉自性為阿彌陀,學佛了學會轉境界就得受用,你轉不過來就不得受用,這個道理不可以不知道。(引用完畢)

 

學習把持自己的心念,時時保持利益眾生的心,我們的心就不會偏離正道,而能時時走在正途上。作者最後提到:「許許多多的累世債務,業障都是起源於妄念,這些業障隨時會干擾我們的清淨心!」確實!人世的不順幾乎都是累世執念所造下的果報,業障一討報,常常令人六神無主雞犬不寧。如果您常常諸事不順、煩惱雜思多,建議多多唸佛經消除業障提升心性,總一天會業消福至、苦盡甘來,祝福您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0518 (1).jpg

0518 (2).jpg

0518 (3).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elody 的頭像
    Melody

    改變人生的秘密─因果真實案例分享

    Melo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